《國際電子商情》主辦的“2011年中國電子元器件分銷商調查”與評選已落下帷幕,于昨天(
究其來源,2010 年分銷商主要營收支柱有三個:消費電子和家電、通信系統、工業控制和軌道交通設備。LED照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市場雖然備受關注,但貢獻的營收還非常小,貢獻最小的新興市場是高鐵,小于風能發電與3D/網絡電視,可能與其技術高門檻有關。
即使對未來充滿信心,挑戰還是分銷商難以回避的話題。根據調查,分銷商面臨的主要市場挑戰如下:高達54%的回復認為激烈的市場競爭是主要挑戰之一,更有41%的回復認為利潤減少是頭痛問題,運營成本增加也被認為是名列三甲的難題。
激烈競爭下,分銷商紛紛把眼光調向增值服務,那么整機廠采購希望最希望分銷商提供哪些增值服務?根據我們的調查,采購最希望從授權分銷商處得到技術支持,對于獨立分銷商來說,采購最希望其幫助尋找稀缺元器件。其次,采購最希望得到的服務是小批量采購。
陳路:2011年分銷商營收平均增幅預期將達27%
此外,整機制造商對分銷商提出的4點希望:市場推廣要和原廠產品路線圖同步;向客戶推薦元器件產品要專業;向客戶展示與原廠的緊密關系;加強備貨能力,隨時做到及時供貨。
在隨后的演講中,國際電子商情首席分析師孫昌旭(Alice Sun)為我們分析了中國十二五規劃,揭示了未來五年期間中國的產業熱點,為廣大的分銷商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首先,昌旭對中國十五、十一五這兩個五年計劃的成果進行了回顧。經濟增長達成目標,惟有節能減排進展緩慢。截止2009年底,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4.38%(目標是20%);產業結構矛盾:消費/投資占GDP比重嚴重背離目標,2009年消費/投資分占GDP比重的35.6%/47.5%。
跟著,昌旭著重介紹了十二五(2011-2015)規劃的重點,其中有4點是于電子產業息息相關的,分別是:
1.結構調整、擴大內需
2.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3.發展新興戰略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4.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
規劃中明確表示,中國將擴大核心經濟圈帶,二線城市會更具發展潛力。一批正在制定,但尚未出臺的規劃區域包括:蒙古區域,新/疆區域,西藏區域,成渝區域。
新興戰略性產業的升級,是未來五年重點,產值統計預計高達8.8兆人民幣。其中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將是重中之重。2011-2020年國家對新能源將累計增加投資5兆人民幣,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為未來十年重點,其中風能尤其被看好。中國蘊藏豐富風力及太陽能資源,但是地區偏遠,發展受限,這就引出了高端設備制造的重點:特高壓電網與城鄉配電網。
新能源汽車,目前看好電動/燃料混合汽車,中期看純電動汽車,長期看燃料汽車。拉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樣需要國家在社會基礎設施上的大力投入,如智能電網等“物聯網”的概念將被加強。如果設施能進一步完善,預計未來5年將形成包括比亞迪在內的3-5家新能源汽車骨干企業。
集成電路產業方面,根據中央“新18號文”的扶持,到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翻番。其中的兩項優惠政策“兩免三減半”、“五免五減半”,尤其利于本土IC產業發展。
最后,昌旭總結出了十二五規劃的三大重點:
1.加速消費,由出口型經濟轉變為出口+內部消費型經濟;
2.加速區域發展,看好二線城市的潛力;
3.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新能源產業將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
孫昌旭:尋找十二五規劃中電子業的大金礦
2010年不少分銷商取得了驚人的增長,比如科通營收增長了45%,富昌增長78%,偉德國際、Mouser的增長率更是分別達到185%和200%。富昌電子的亞太區副總裁
Charles Tan也在典禮上分享了行業心得與經營策略。富昌電子是如何取得如此高增長的成績的?Charles Tan按下這一層不表,卻對著數百位聽眾做起了“夢”。在這個夢境中,原廠和整機廠都希望沒有庫存,而Future的獨特 價值是庫存策略和供應鏈管理,他們有三到四個月的備貨方案,在需求發生突變的時候,有足夠的緩沖區域,以及快速反應的能力。
本次活動的壓軸戲是頒獎儀式。頒獎活動表彰了TOP5獨立分銷商、十大特別成就獎、十大本土授權分銷商與十大海外授權分銷商共35家獲獎公司。公司代表們共聚一堂,探討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及前景。借用《國際電子商情》總經理John Ng在典禮上的發言作本文結尾:我愛祖國的藍天,我們愛我們的行業,我希望我們在分銷的這一片藍天下,獲得更大的增長。
上一篇:電視半導體震蕩:2011年SoC銷售額衰退7.4%
下一篇:MIC:明年半導體產值成長緩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