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業購并風潮不斷,但購并后的產品線與組織調整,才是購并后能否成功的關鍵。微芯(Microchip)在2016年4月完成對愛特梅爾(Atmel)的收購案,如今產品線整并計劃已開始推動。由于雙方原本的產品線就有相當大的互補性,因此微芯決定,雙方原有的主力產品線都將原封不動,繼續供應給客戶。
微芯營運長暨總裁Ganesh Moorthy表示,該公司一直致力于提供一個平臺的整體解決方案,而不是專注于單一核心。因此,Microchip將繼續執行核心中立策略,繼續供應基于美普思(MIPS)、安謀(ARM)技術的解決方案,并持續投資Microchip PIC32與Atmel SAM 32位系列產品。同時,該公司也將繼續為8位元PIC與AVR MCU產品家族提供支援和投資。至于在開發工具方面,微芯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將持續為Atmel Studio 7與MPLAB X提供充分的支援。
Moorthy強調,該公司仍將繼續恪守多年一貫堅持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只要客戶有使用特定元件的需求,微芯就會繼續為其提供相應的產品。
整體來看,微芯與愛特梅爾的產品線除了串列EEPROM產品線的重疊程度很高之外,在類比、安全芯片、Wi-Fi等領域,幾乎都沒有產品線重疊的問題。但Moorthy指出,即便EEPROM產品線的重疊程度很高,微芯仍沒有終止任何產品線的計劃,所有生產中的產品都將繼續供應。至于重疊程度很低的產品線,自然更沒有終止或停產的計劃。
不過,微芯與愛特梅爾整并后,微芯將擁有更完整的低功耗、平價32位元微控制器產品線。這是否會對8位元微控制器的生存空間造成擠壓?對此Moorthy明確表示,該公司不會減少對8位元微控制器的投資,并認為市場上還是有某些應用最適合使用8位元微控制器產品,而且這些應用的需求量不在少數。
Moorthy分析,8位元微控制器具備支援5V工作電壓、抗噪訊、超低靜態功耗、編程簡單等特點,對許多嵌入式控制應用來說,仍是最理想的選擇。用位元數來對現代化的微控制器產品進行區隔是不恰當的,周邊功能是否合乎應用需求,才是客戶選擇MCU產品時最關鍵的考量因素。
M收購A為了什么?
從產品線上看,Atmel是著名的微控制芯片大廠,也有部分的觸控芯片業務,近年來更積極布局物聯網,其微控芯片與其他產品可被應用于智慧型手表、手環等穿戴式裝置,至于Microchip ,則是以微控制芯片為業務大宗,因此最后由Microchip收購Atmel,一來短期內有助于提升在微控制芯片的市場占有率,二來則可加快在物聯網市場的卡位;
但兩家公司的合并是否引發客戶轉單,讓臺灣微控制芯片設計業者坐收漁翁之利,則尚待觀察。
從工程師角度看,工作中用的低端的單片機,最喜歡的就是microchip的pic系列和atmel的avr系列。
聽到microchip和onsemi準備收購atmel的消息后,傷心似乎跟當時聽到borland要出售包括delphi、bcb在內的IDE產品一樣痛心。似乎是看著居無定所的老朋友的顛沛淋漓。
Microchip的單片機,架構奇異自成一路,稱贊的話不想多說了,只是它從來沒有用ARM核的東西,銷量從一點點的上升到終于在過去的兩年里超過了摩托(OnSemi)成了單片機銷量全球的老大。
不知道收購了ATMEL后,高端的產品會不會變成了ARM核。如果真是這樣,難道MIPS "陣營”是不是已經預示了終究會走向更沒落?
ATMEL,記得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的時候,前后51用過近十幾種,最后我們組最認可的就是AT89C51RD2這款,雖然它的價位很高,但是性能還是特認可的,相比其他的S52、P89c51、華邦、2051......
在我們一輪輪的淘汰中最終勝出,記得最后一個淘汰掉的是華邦的一個8752. 工作中,一次用的Microchip的某款EEPROM,竟然不符合工業標準,后來不得不更換ATMEL的,由于降成本后來用了臺灣的某款,結果后來又出現了概率及其小的在某特定上電時序下第二個讀寫命令前,會出現第一個字節寫保護誤鎖的bug。對于atmel的單片機只用過ATTINY13、ATMEGA48/88, ATMEGA128. 但是它的可靠性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然在用M8的時候也碰到了電源斷電后IO出現CMOS的可控硅效應而拴鎖的現象,但是總體來說性能還是特別值得信賴。
兩個都是我曾經最愛的產品,并不想見到任何一個消失,但從現在的狀況看來,似乎一切都還很樂觀。
上一篇:2020年半導體市場的五大趨勢
下一篇:MIC:明年半導體產值成長緩 - 完 -